时值盛夏,上海宝山警方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主动靠前做实夜间警务,站好平安岗、当好守夜人,在强化巡防巡控、隐患排查和便民服务的同时,为城市“烟火气”增添平安味。
“老板,这电线得固定好,夜市人多别绊倒了顾客。”7月19日晚6点,民警正逐户检查夜市摊位,顺手帮摊主把垂落的电线缠上绝缘胶带。这样的场景,在啤酒节开幕前就已成为常态。上海宝山第三届青岛啤酒节日前在宝山日月光中心启幕。为保障活动安全有序开展,大华新村派出所提前部署、全程值守,为啤酒节保驾护航。针对夜市人流密集、摊位集中的特点,大华新村派出所采用无人机高空巡航和步巡相结合的立体防控模式,市民抬头可见“空中哨兵”实时监测人群密度与异常动向,低头能见巡逻民警穿梭于摊位间维护秩序。
由于摊位均为临时搭建,分布在商圈外围的广场与通道旁,用电、用火、用气安全是重中之重。早在搭建阶段,大华新村派出所就联合商圈物业、电力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,每日驻守现场跟进,逐摊开展安全排查:摊位的钢架结构是否牢固,电器线路是否存在私拉乱接或老化问题,灭火器的压力是否达标,疏散通道是否预留足够宽度,经营摊位燃气罐有无泄漏风险、摆放是否远离火源…… 每个细节都不放过。对于存在隐患的摊位,民警全程监督整改到位,从源头消除安全风险。
“罗南夜市治安好不好,你们最有发言权,请大家多给我们提意见。”7月15日下午,罗南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夜市管理微信群内相约召开线上警民恳谈会,23名摊主与16名外卖骑手成了首批夜市“平安商户联盟”志愿者。针对志愿者提出的问题,民警在线一一解答。通过将印有民警姓名、电话与微信二维码的警民“联心卡”发至每个摊位,民警成功组建起夜市管理微信群,让求助与调解“一键直达”。摊主、顾客在遇到各类治安求助或纠纷问题,警力即时响应,经营者与消费者真切感受到“警察就在身边”的安全感,公安机关“服务不缺位”的承诺在此落地生根。针对夜市“营业晚、商户杂、人流多”的特点,罗南所联合街镇消防部门,夜间常备微型消防车,打造“一分钟消防圈”,有效补齐夜市距离消防站较远的短板。
7月13日晚19时许,罗泾镇居村委的中心广场上灯火通明,舞台流光溢彩,歌声笑语交织。舞台边,警灯静静闪烁,民警的身影在光影中无声穿行,罗泾派出所为守护“乡村大舞台”常态化演出启动 “亮灯行动”,巧妙利用演出间隙的宝贵时间,化身为“反诈宣传员”,走上乡村大舞台,结合近期发生在周边的真实案例,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,向台下数百名乡亲讲解着“冒充客服”“投资理财”等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法和防范要点,让安全防范意识随着文艺的暖流沁入村民心田。
“亮灯行动”实施以来,罗泾派出所民警已累计为辖区20余场夜间乡村文艺活动保驾护航。“百姓们的笑容、安全,还有那份捂紧‘钱袋子’的警觉,就是我们守在这里的意义。”罗泾派出所所长龚晓东说道。
针对部分夜间户外演出,宝山警方提前提前踏勘活动现场,根据演出规模合理设置引导指示和路线规划。同时,利用公共视频和无人机巡逻,实时关注“热”点位人流、车流及突发案事件情况,及时调配警力进行处置化解,切实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。
为守护地区夜间经济健康发展海通众合,治安管理支队充分排摸辖区内夜间经济集中区域点位32处,制定落实“一点一方案”, 依托“警民智联”平台和“星火宝山”小程序,广泛发动保安队员、外卖小哥、商铺店员等群防群治力量,共同开展夜间经济点位的隐患问题发现上报,协助派出所民警加强夜间经济区域的巡逻管控,及时开展处置化解,自6月以来,已成功消除安全隐患450余处。
涨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